http://ep.chinanshw.cn/Img/2019/3/20190319fbefefb889794d6e8dd46b7cee3f7101.png
图为该联社工作人员到广福福龟茶叶产业基地调研。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四川开江县农信联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19-03/19/003113.html

开江县农信联社将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2019/3/19 本报记者 周文军 通讯员 李济江

图为该联社工作人员到广福福龟茶叶产业基地调研。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四川开江县农信联社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该联社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主体+农户”等产业链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根据自身定位,积极推进精准扶贫贷款、提升服务便利性,提供政策性贷款,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该联社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授信工作领导小组,由该联社主任任组长,联社副主任任副组长,业务拓展部、信贷管理部、风险合规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乡村振兴评级授信工作安排、部署和谋划,层层分解任务,组织考核。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信贷管理部,各信用社、贷款服务中心具体负责辖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采集,开展评级授信工作。评级授信对象有: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经营面积达到30亩以上;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达到县农业部门确定的规模标准专业大户;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的农业公司;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正在开江县开展的“果林+”“稻田+”等新型农业产业项目,正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典型代表。

“果林+”产业模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果林经济的创新模式,“果林+”项目致力于打造蔬菜产业园、水果种植园,采用蔬菜密种、水果间种的方式,大力发展土豆、四季豆、茄子、番茄、辣椒、黄瓜等好运输的时令蔬菜,同时在定襄四周,种植水果产业带,主要发展软柑、无花果、桑椹、葡萄、车厘子等水果,借用山边有树、路边有花、田边有苗、土边有草等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山边大力发展银杏、红枫、桂花、红玉兰等景观树,路边大力发展玫瑰花、蔷薇花、月季等花卉,做到四季有花开、季季有特色。以新太乡“果林+”项目为例,目前该乡龙形山村已整合土地面积2131.8亩,投资金额1500万元,单亩投资7000元,涉及418户,1255人,流转土地近七成为荒地。目前已种植皇竹草200亩,有机水稻100亩、油菜300亩、李子100亩、无花果10亩、优质肉牛510头、玉米600亩,果苗占地500余亩,周围近50位老百姓打工,3~5年后,预计实现年产有机蔬菜250吨,年产有机水果1500吨,年产有机大米200吨,年产有机生态鱼60吨,年出栏有机肉牛900头,年输出花卉苗木30000株,实现年总产值3600万元,年利润1000万元,单亩实现利润4000元。

开江县生茂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罗洪刚带领记者走进新太乡龙形山村的生态园区。罗洪刚告诉记者:“2017年,父亲和叔叔带着多年在外打拼的2000多万元积蓄回到家乡再创业,决心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在完成了基础设施及土地流转等工程后,出现了流动资金的短缺。关键时候,是开江县农信联社的客户经理主动到公司调研,并积极联络各方,以信用贷款方式为公司解决了200万元的紧急流动资金贷款。有了信用社的强力支持,公司才得以快速发展,呈现今天这种局面。”目前,该园区内涉及有贫困户77户,2018年平均增收5000元,预计今年可实现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

据了解,该联社贷款1900万元支持宝源白鹅,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养殖白鹅,年户均增收8000元;积极对接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融资需求;大力支持“稻田+”“果林+”“大闸蟹”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该联社向任市镇“大闸蟹”项目发放贷款500万元,年产值达1350万元,利润达150万元;甘棠、靖安信用社向甘棠镇、靖安乡的贫困户发放“稻田+”自营贷款近50笔,共计240万元,从事稻田养鱼、养虾、养蟹。与此同时,他们还持续加大创业贷款和农家乐贷款投放,积极支持“农业+休闲”“农业+旅游”等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该联社投放贷款300万元,支持新太乡生茂源流转土地近2000亩,发展“养殖+观光”农业,贫瘠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美丽乡村的新景象。

王元奎家住甘棠镇观音岩村,妻子周代美肢体二级残疾,母亲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这个贫困的家庭,生活的重担就像一座大山压在老王一个人身上,

使他喘不过气来,每每谈到出路,老王的眼前都一片迷茫。

在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时,老王幸运地成为开江县农信联社的帮扶对象,上门慰问送温暖、沟通交流找出路成了该联社党委的一件大事。几次上门走访后,该联社党委把老王的情况了解透彻,为人很实在,由于穷怕了,手头紧,胆子小一些。最重要的是,发现老王有一门养鱼的手艺,从业的时间还不短,于是,该联社党委在老王的脱贫道路上画了一个雏形——养鱼。

为帮助老王发展养鱼产业,该联社联络员走市场、看行情,到鱼塘、做规划,筑堤坝、送鱼苗……终于,40亩鱼塘在一片青山绿水中建成,600米的脱贫路直通鱼塘,2.5万条鱼苗正在欢快的成长。老王逢人就说:“信用社这么支持,我怎么可能富不起来。”

2018年4月10日,开江县县委书记罗建前往观音岩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当看到老王家的鱼塘后,他说道:“要做到科学养殖、生态养殖,提升鱼的品质,走出一条生态养殖路;镇村干部要切实帮助协调解决鱼塘配套设施建设,把生态鱼养殖作为本村的特色产业去规划、去养殖,努力打造品牌,使之成为造福村民的持续产业。”罗书记的一席讲话让老王的鱼塘有了更美好地发展方向,更是对开江县联社结对帮扶工作的高度认可。

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该联社已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7.72亿元,现有扶贫贷款余额6.48亿元,比年初净增63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占全县扶贫小额贷款的90%。其中产业扶贫贷款2.08亿元;项目扶贫贷款2200万元;个人精准扶贫贷款4.18亿元(其中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83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7370万元;利用央行扶贫再贷款发放扶贫贷款1.5亿元。在全县支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占比高达90%,有力地支持了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上一条:新余农商银行不压贷不抽贷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