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18/6/pc2018060911a50ec657dc4058874ae07ae3b4dfe8.jpg
当前,农信社已经进入到发展转型期、改革深水区、矛盾多发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经营改革发展中,农信社员工亟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18-05/22/000199.html

树牢“有解思维”破解农信社发展难题

2018/6/19 作者 黎军胜

当前,农信社已经进入到发展转型期、改革深水区、矛盾多发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经营改革发展中,农信社员工亟待树牢“有解思维”,这对于破解难题、推进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树牢“有解思维”的意义

所谓“有解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人们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成熟,必将实现问题的迎刃而解。“有解思维”体现的是直面矛盾、迎难而上、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状态,反映的是勇于担当、用心工作的责任意识,展示的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意志。

当前,时值农信社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员工树牢“有解思维”。员工的业绩怎样?干部的政绩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力和水平。越是关键时期,越是任务繁重,越是在大事、难事面前,越需要员工有勇有谋、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当前,打响农信社改革发展的这场硬仗,迫切需要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员工队伍。因此,农信社员工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用“有解思维”指导工作。

创设树牢“有解思维”的环境

“有解思维”是指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变换角度,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思考,灵活变通、创新多元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造就这种思维方式,需要具备约束禁令少、开放性的环境氛围。清规戒律势必会束缚员工的头脑,而身处约束禁令少的环境,员工的自由度较大、顾忌较少,思维也就十分活跃。因此,对于农信社管理层而言,应积极主动地创设好这种环境,并且采取典型引路、联想辐射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员工摒弃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非常态的角度研究破解难题。

树牢“有解思维”的建议

当前,农信社面临着诸多难题:省联社改革怎样破题、如何破题?怎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那么,农信社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呢?

第一,要坚定信心。有了难题并不可怕,怕的是面对难题退缩萎靡、不战而败。事实上,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和答案,只要用心去想、用心解决、用心落实,办法总比困难多。“有解思维”就是解决一切困难问题的“源头活水”。因此,农信社员工要树立“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垮我们,再多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的决心和信心,只要不能证明行不通,就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要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变成激发动力、聚集合力、迸发活力的内在精神,正视问题并树牢“有解思维”,必然会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第二,要深思熟虑。农信社员工遇到难题,要深入调研,了解全貌,掌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有解思维”,以忘我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攻难关,研究制订多个解决问题的方略;切忌脱离实际、硬拼蛮干,而是要立足实情,以创造性思维“变不可能为可能”。

第三,要有韧劲。一时一事不难,难在经常,贵在经常;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农信社员工要拿出蚂蚁啃骨头的决心、老牛爬坡的毅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持之以恒、百折不挠,一锤一锤钉钉子,一件一件抓落实,靠脚踏实地的韧劲赢得发展、赢得未来。

第四,要善于“拿来”。农信社员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力戒固步之封、夜郎之大,要沉下去、走出去,善于凝聚外部力量,集中吸纳各个方面的智慧,善用他山之石攻克解决自身的复杂问题。

(作者单位:河南内乡农商银行)

上一条: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服务乡村振兴
下一条:提升农商银行员工服务水平的举措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